擁堵、手續費高昂、爭吵、擴容、分裂……
在比特幣的進階之路上,這些名詞始終伴隨其右。在經歷過2015到2016年的探索、2017年的牛市擁堵、以及嚴重的社群分裂之後,比特幣確立並發展了“隔離見證+閃電網絡”的擴容路線。
然而,在超過5年的醞釀之後,該路線並未明顯提升比特幣網絡性能,網絡資源竟然會在近期一次小型牛市中被消耗殆盡,導致區塊大小中位數達到1.2M,交易手續費也在短期內上漲。
那麼,在人們所期待的下一輪超級牛市中,比特幣是否會遇到超級擁堵?閃電網絡又能否起到疏導作用?如果發生超級擁堵,又會對加密貨幣行業產生怎樣的顛覆?
1、牛市還沒來,比特幣鏈上資源已耗盡
3月份以來, 比特幣價格從最低3700美金上漲至9000附近,漲幅達到140%。在價格短時間快速上漲的同時,比特幣鏈上資源正被被嚴重消耗,比特幣鏈上數據也在快速增長。
bitinfocharts最新數據顯示,比特幣日均手續費(Avg. Transaction Fee)從4月初的0.4美金左右,上漲至4月底的3美金附近,漲幅高達700%。
4月30日,比特幣日均手續費達到2.99USD 數據來源:bitinfocharts
也就是說比特幣價格漲140%,但是比特幣轉賬手續費卻上漲了700%。
同時,即便當下比特幣價格只有9000美金左右,但是其網絡轉賬手續費已遠遠超過比特幣價格為14000美金時的手續費。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離奇現象,與區塊容量幾乎被消耗殆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BTC.com最新數據顯示,近3個月時間,比特幣每日區塊大小中位數始終保持在1,254,000Bytes(1.22M)左右。如果將觀察時間線拉長,近26個月以來,比特幣每月區塊大小中位數保持在1,200,000Bytes(1.2M)左右,這兩組數據充分說明比特幣區塊早已接近飽和。
正是如此,礦工才會更加珍惜區塊資源,傾向於接納那些願意出價更高的交易請求,這又推動了比特幣網絡手續費的增加。
區塊容量與轉賬手續費飆升不同,轉賬手續費沒有上限,只要轉賬人願意,原則上可以將轉賬手續費增加至無窮大。但區塊容量受到比特幣本身特性限制,每個區塊容量只有1M,即便在隔離見證的作用下,比特幣總區塊容量也只能擴充到1.3M。
也就是說,比特幣當前容量消耗業已超過92%。
比特幣每日區塊大小中位數數據來源:BTC.com
比特幣每月區塊大小中位數數據來源:BTC.com
對於當下比特幣網絡現狀,Bitcoin.com前CEO Roger Ver近期發推稱,如果比特幣仍然可以賺錢,我很樂意繼續推廣它。今天,讓我推廣像BTC這樣用戶體驗糟糕的產品,我會感到很尷尬。同時Roger Ver還在這條推特下還附加了卡里維特(Calijwett)的一段話:我大約6小時前買了一些BTC,為什麼我還沒有收到我的比特幣?
因此,如果當下比特幣價格小幅上漲,就能導致網絡資源被嚴重消耗,未來,隨著比特幣在全球的普及,全球用戶必然呈指數增加,預計全球用戶將達到5億,每天轉賬數據可能是當下的數十倍,史詩級大擁堵可能會出現在不遠的將來。
但是最嚴重的問題還不止於此,被寄予厚望的閃電網絡的功能失效,可能才是問題關鍵所在。
2、寄予厚望的閃電網絡,處理能力遠不如預期
作為比特幣擴容計劃的一部分,閃電網絡試圖將比特幣的高頻小額交易“搬遷”至鏈下進行,以減輕鏈上負擔,但由於巨大的開發難度與高度複雜的功能實現,導致這項計劃的實用性遠不如預期。
bitcoinvisuals數據顯示,閃電網絡的節點數量、交易BTC數量、通道數量在2019年整體表現比較平緩,甚至還略有下降。
閃電網絡從2015年白皮書發布,至今已發展了5年時間。閃電網絡從2018年開始正式運行,到現在經過2年多的發展,雖然網絡中BTC的容量從0增長到了1000個左右,價值超過600萬美元,但是和比特幣全網流通量18,298,200相比,佔比僅為0.0050546%。
這些都說明一個問題:閃電網絡的發展正進入瓶頸期。
不得不說閃電網絡具有交易速度快、交易費用低、匿名性等優點,但是閃電網絡缺點也十分明顯。
首先,閃電網絡的交易處理依賴於通道和參與用戶的數量,而當前閃電網絡的通道數量僅為36,117 個,如果遇到節點不在線的時候,用戶很難直接找到可以匹配支付需求的通道,進而無法實現用戶之間的轉賬交易,這也是未來閃電網絡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節點的中心化趨勢,根據1ML網站數據,ACINQ、LNBIG兩家頭部節點合計占到閃電網絡總容量的62%,處於很強的寡頭壟斷地位。一旦這些節點被攻擊,或者斷線,閃電網絡也將會陷入崩潰。
最後,閃電網絡中的通道存在延展性漏洞。根據耶路撒冷大學的兩名科研人員此前進行的研究,黑客可以憑藉不到0.5 個比特幣,在閃電網絡通道裡進行大量小額支付交易,搶占閃電通道的處理資源,阻塞閃電網絡通道,直至整個網絡癱瘓。
就在今年4月底,比特幣核心貢獻者、Blockstream聯合創始人馬特·科拉羅(Matt Corallo)以及支付巨頭Square旗下加密團隊發現了一個潛在的比特幣閃電網絡漏洞。
該漏洞理論上允許用戶提取哈希時間鎖定合同(Hash Time-Locked Contract,簡稱HTLC)中持有的資金。科拉羅指出,這並不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因為利用該漏洞是不切實際的。儘管如此,考慮到節點比特幣的高度集中,這種利用可能會造成更多問題。
無論如何,當一切技術問題最終都將得到解決,對閃電網絡而言,真正難辦的還是“群眾基礎”問題。
恰如閃電網絡節點運營方“LNBIG”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匿名專訪時表示的那樣,“當前閃電網絡最大缺點是很少有用戶熟悉這個網絡。以比特幣網絡用戶為例:每天大約有30到35萬筆交易,閃電網絡大約僅有1000筆。如果至少有一小部分使用比特幣的人將他們的交易轉移到閃電網絡,他們就已經讓我的項目盈利了。”
3、史詩級大擁堵的影響將是顛覆性的
當史詩級大擁堵發生,加密貨幣行業格局必然迎來巨變。
區別於BTC,BCH、BSV通過增加比特幣區塊容量大小來擴容。此外,萊特幣、以太經典、DCR等市值較小的項目,目前網絡處理能力尚未完全開發,因此極有可能承接比特幣擁堵時所溢出的資金與流量。
例如,在2017年底的比特幣劇烈擁堵中,導致大量資金與用戶平移至以太坊、萊特幣等加密貨幣。2016年至2017年兩年間,比特幣最高漲幅為25倍,而以太坊漲幅達到300倍,萊特幣漲幅超過150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BCH,2017年11月份,正當BTC處於嚴重擁堵時,BCH在一輪暴漲後,BCH/BTC達到0.4。
此外,當比特幣真的陷入史詩級大擁堵時,任何針對比特幣網絡的攻擊,都有可能導致這樣的情況變得更糟。
例如,在2017年下半年,當比特幣網絡越來越擁堵時,比特幣數據資源網站p2sh.info和比特幣數據分析工具OXT的聯合研究分析顯示,比特幣網絡在過去兩年時間裡一直在被迫處理很多垃圾交易,並把矛頭指向了幾家比特幣礦池。研究者把這些垃圾交易攻擊(spam attack)稱作“Moby Dick”。
分析發現,比特幣網絡中已經看到許多這一類型的交易:兩年時間裡幾乎出現了3千兆字節的數據,其總和超過了區塊鏈總容量的2%,或是相當於一個月比特幣網絡正常使用的區塊大小。
這四波垃圾交易始於2015年秋季。控制這些地址的用戶已經在網絡上廣播交易,然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礦工將這些“垃圾交易”放到區塊上。數據顯示,直到2016年下半年,有7大礦池突然開始接受這些垃圾交易廣播了。這7家礦池分別是:1-Hash、Antpool、BitClub Network、BTC.com、HaoBTC、KanoCKPool以及ViaBTC。
這也導致比特幣網絡在2017年12月中旬時,未確認交易維持16萬筆左右。
因此,必然到來的牛市與比特幣糟糕的基礎設施,必然導致比特幣經歷前所未有的超級大擁堵,這對加密貨幣行業帶來的影響或許是顛覆性的。
稿源(譯): OKEx情報局
更多文章:幣區
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幣區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部分內容參照網絡信息,無法保證正確性,請謹慎對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