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無前例的經濟刺激措施下,A股和加密貨幣市場在近幾個月都出現了飆升,像上證綜合指數今日已突破了3450點,距離3500點已近在咫尺,而在加密貨幣市場,DeFi概念的token則普遍經歷了數百個百分點的增長。
那這兩個市場的表現,究竟誰更搶眼一些呢?
這裡我們拿龍頭項目進行一個簡單的對比,今年3月份,貴州茅台的股價為1000元,其目前的價格為1778元,也就說,這4個月茅台的漲幅大約為77.8%。
而根據qkl123.com統計的數據顯示,DeFi預言機賽道的龍頭項目Chainlink目前市值達到27.49億美元,而在今年3月份,Chainlink的市值僅僅為8.73億美元,也就是說,在短短4個月的時間內,Chainlink的市值增長幅度就超過了300%。
對此,Chainlink投資機構Framework Ventures的聯合創始人Vance Spencer通過電子郵件發表了他的看法:
“我們見證了這一高峰,因為chainlink網絡的使用正在擴大,它為DeFi提供了動力,將鏈上的DeFi智能合約與商品、加密貨幣價格等鏈外數據源連接起來。”
而Chainlink的表現,不僅僅是個例。
像Compound、Synthetix、Balancer、Kyber、Aave、UMA、Loopring、Bancor、RenVM、Nexus Mutual等較為知名的以太坊DeFi項目,在過去的4個月中,它們的市值都出現了300%以上的增幅,其中Compound、Aave和Balancer市值增長則超過了1000%。
而DeFi的影響力,也不僅僅局限於以太坊生態,一些專注於DeFi領域的其他公鏈,在最近一個月中的漲勢也很喜人。
例如擁有MOV的Bytom,其市值較3月份的低點也增長超過了100%,它的表現明顯優於BTC、ETH等主流加密貨幣,這一現像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A股是放水牛,那DeFi僅僅是炒作噱頭?
相對而言,A股目前的上漲邏輯是非常清晰的。
而在DeFi概念項目市值爆發的背景下,實際DeFi應用的活躍用戶數並不是很高,根據debank統計的數據顯示,頭部DEX Uniswap的日活用戶數僅為6000多人,而像Balancer等市值達到數億美元的DeFi項目,它們的日活用戶數僅僅為數百人,甚至有的還不足100人。
而這種現象,導致很多人認為,所謂的DeFi只是一個炒作的概念,目前真實的數據並不足以支撐它們擁有那麼高的市值。
“我覺得Compound開了一個特別壞的頭,最後會是一地雞毛的。不要看鎖定總價值,而要看用戶數據,目前用戶量並不可觀。”
這是鯨交所CEO趙翼在2020杭州區塊鏈國際週上給出的一個觀點。
從短期來看,無論是A股還是DeFi代幣,或許它們都擁有了很大的泡沫。
基礎設施的發展,為A股和DeFi拉高了天花板
而從長期來看,無論是A股還是加密貨幣,都與基礎設施的發展情況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它們代表著各自市場的天花板。
關於A股的新基建,大家應該聽的應該非常多了,那DeFi呢?
實際上,目前DeFi市場呈現出來的數據,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DeFi的主戰場以太坊,目前太擁堵,太貴,也太難使用。
當前,當你進行一筆常規的Defi交易,你需要花上數美金的成本,有時候還會等待數十分鐘的時間,並且還有可能會失敗,對於任何有理智的人來說,這樣的應用顯然難以實現大規模化。
而以太坊公鏈的擴展性問題,已經存在了幾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儘管defi概念早在幾年前就已被提出,但受限於基礎設施的限制,相關的以太坊Defi應用只能是少數極客群體的玩具。
但這並不是不可解決的問題,像Rollup等layer 2解決方案的出現,可以在短期內實現以太坊近百倍的擴容,而交易費用也可以大大降低,而智能合約錢包的出現及成熟化,則可以為普通用戶掃清採用DeFi應用的障礙。
換句話說,DeFi在底層基礎設施的發展下,它的天花板已被大大拉高,已經有了大規模化的可能。
而長期來看,規劃中的以太坊2.0分片方案,在理論上可進一步提高defi市場的天花板。
另外,像減少滑點和解決無常損失問題的自動化做市商(AMM)DEX也在不斷湧現出來,這為Defi挑戰Cefi又提供了一個威力巨大的武器。
當然,對於DeFi而言,最為重要的是依舊是安全問題,這也是目前DeFi最需要去解決的。
結論
上圖展示了今年以來各類資產的表現情況,從結果上看,無論是BTC還是ETH,它們的表現都優於其它體量較大的資產市場,而體量更小的DeFi市場,顯然在增長幅度上占到了更大的優勢,而對於接下來的一年,單論想像力而言,個人還是會傾向於選擇DeFi。
本文來源:金色財經
更多文章:幣區
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幣區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部分內容參照網絡信息,無法保證正確性,請謹慎對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