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最近很熱,關於DeFi 的我也梳理了許多文章,各二線交易所瘋狂追DeFi 新項目。
玩DeFi 的朋友,也出現了一種現象叫“現在都有一種新項目狂熱症了”,不停地尋找下一個爆發項目。
在DeFi 上,賺錢效應究竟如何? 於是粗略調查了一下大家的在DeFi上賺了多少? 併計算了一下DeFi 的賺錢效應。
其實,真正賺到大錢的人不多,大家在等待和尋找下一個DeFi 爆點。
個人觀點,DeFi 要開啟一個真正具有賺錢效應的模式,還需要積澱。 DeFi 這兩年的發展算是行業打基礎,COMP 的火熱算是為行業吸引資金和人才,DeFi 的大爆發還需要沉澱一下,下一個讓大部分人賺到錢的項目,才更具賺錢效應,大家奔湧而上。 而現在確實是一個好的時機,早期能吃到紅利,但需要耐心。
觀點不重要,可能都是錯的。 邏輯如下:
一、賺錢效應的利弊
首先說一下,關於泡沫,關於賺錢效應,我把它一分為二地看待。
好的一面:泡沫和賺錢效應,能吸引大量資金和人員入場,對行業來說,資金和人員入場能推動行業快速向前發展。
壞的一面:泡沫是會破滅的,有些人和機構必然會成為行業發展的墊腳石,從而導致一些人間慘劇。
如果DeFi 沒有展現出賺錢效應,大部分人是不會來關心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無利可圖,誰來關心。
那麼現在的DeFi 到底有多賺錢呢?
二、玩DeFi 都賺到錢了嗎
DeFi 火了之後,新上線的三個幣種漲幅喜人,分別是COMP、BAL、OKS,漲幅如下。
COMP 上線,定價18.4美元,最高漲到385美元,漲了近21倍。
BAL上線,種子輪0.6美元,最高漲到22美元,漲了近40倍。
OKS上線,私募0.025美元,最高漲到0.075美元,漲了近3倍。
這三個幣,COMP 我去挖了,其他兩個沒有參與。 那麼參與的人賺錢了嗎?
1、微信群調查
我在一個活躍的玩DeFi 的群里和OKS 項目群裡問相同的問題,大家在新出來的DeFi 項目上賺了多少。
有些朋友抓住了OKs 賺了1倍以上,大部分朋友還是沒有。 當然1倍利潤已經非常高了,但相比ICO 動不動十幾倍的收益,目前DeFi 項目還沒有讓參與的廣大群眾賺到大錢。
當然這個調查具有很強的片面性,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拿COMP來算一算。
2、算一算COMP的賺錢效應
COMP 的私募,只給了早期參投資者,而其他用戶只能二級市場購買,或則參與挖礦。 二級市場購買者,大部分賺一點就跑了,能拿到高價格的較少。
算一下COMP挖礦的,挖礦至今一共釋放了43970個COMP,分佈在2534位用戶手裡。 而Compound 內鎖倉量也從0.9億美元增加到6.26億美元。
假設COMP按平均250美元算,那麼1美元投入產生的COMP平均收益為:43970*250/(6.26億-0.9億)=0.02美元。 這個短期賺錢效應,不算強。
對於BAL,OKS挖礦賺錢效應,剛上線不久,還需要再觀察一下。
我在的DeFi 應該不算少,其實從群裡的聊天反饋來看,除了個別項目方群相對活躍一些外,其他群基本上相對比較安靜。
因此,對現階段的DeFi ,個人看法是:叫好不叫坐,賺錢效應在積贊。
三、DeFi 在蓄勢,積贊爆發力
DeFi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從生態來說,逐漸健全,項目林立;從市值來說,一步步攀升。
目前DeFi 進入到一個蓄勢調整的狀態,為下一個衝鋒儲備能量,為何這麼說呢?
從三個角度來看:1、DeFi 市值;2、市場對DeFi 治理代幣認可;3、DeFi 新項目發展。
1、COMP,把DeFi 市值推向新台階,要休息一下了
這輪DeFi 的大熱,歸功於COMP,把DeFi 的市值從20億美金,推向了60億美金。 DeFi 中的鎖倉也推向新的台階。 如下圖,為DeFi 的鎖倉總價值,從曲線上看,開始進入階段性平穩期。
COMP 為compound 帶來的吸金能力也開始乏力,如下圖為compound的鎖倉量,也進入一個平穩期。 畢竟compound 的利潤率已經下降很大,比如USDT 從11%的年化降低為2.83%,COMP的獎勵更是直線下滑。
跑了一段時間,需要休養調整一下了。
2、頭部交易所,陸續入場
COMP 代幣先後上架了coinbase、幣安,昨天又上線了OKex,也就是說DeFi 的治理代幣得到一線交易所的認可,為DeFi 治理代幣帶來的將是流量和資金。
3、DeFi 新項目,需要時間準備
這幾天陸續見到,從不同角度統計了DeFi 項目的發展情況,大部分都是之前的項目。 當然許多項目正在醞釀著發幣,一波發幣潮流也在趕來。 但新的DeFi 項目其實是不足的。
從國內來看,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國內做的DeFi 項目有:dForce、nerve、NEST、DDEX、MCDEX、For、Codex、DeFiner等(不全面)。 說多也多,說少也少。
重大點是,做DeFi 項目跟以前玩ICO、IEO的邏輯變了。 要實打實的拿出東西來,產品、鏈上應用、故事,三者都得有才行,具體邏輯見《從山寨幣、ICO到DeFi ,幣圈玩法發生了這些變化》 。
做好了這些,DeFi 的故事才能支撐起來,治理代幣的價格才能有支持,但這還不夠,還要做好安全,以防被攻擊的風險,比如balancer 剛搞事沒多久,就被攻擊了,還連著兩次。
因此,要組建一個DeFi 項目,需要時間來打磨,不太可能一下子出來。 COMP 為DeFi 吸引的資金和人才,需要一段時間消化,方能轉化為行業燃料。
DeFi 的賺錢效應,需要一個時間的醞釀,而這個時間內很可能醞釀出一些極具爆發力的項目,讓深耕DeFi 的人有賺到大錢的機會,那時傳播的動力才會更足,底氣也更足。
那麼什麼樣的DeFi 項目會極具爆發力呢? 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本文來源: 插兜小哪吒
更多文章:幣區
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幣區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部分內容參照網絡信息,無法保證正確性,請謹慎對待。